- 彭江波;杨铸;
随着光传送网(OTN)的广泛商用,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器(ROADM)技术逐渐成为OTN的重要光节点技术。文章分析了ROADM的3种主要技术,并针对不同的网络用途给出了选用建议。最后提出一种复合型ROADM设备形态,该设备形态结合了波长阻断器和波长选择开关型ROADM技术的优点,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2010年03期 No.15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李培丽;施伟华;黄德修;张新亮;
全光码型转换器可以提高光网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是未来光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瞬时交叉相位调制(T-XPM)效应和光带通滤波器的开关键控(OOK)到光频移键控(OFSK)的高速全光码型转换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实验上实现了40 Gbit/s的OOK到OFSK的全光码型转换,并对其转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2010年03期 No.159 4-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王新柱;王建利;张傲;李锐;王苏;刘启林;孙洁;
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可对图形网管和各种字符终端用户提供管理接口,完成对各种电信业务的管理、监控和配置。结合使用嵌入式数据库,该软件可提高系统软件的性能,尤其是可靠性、实时性,并缩短软件开发周期。
2010年03期 No.15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 王琛;陈永洲;
文章以SystemC为验证语言的通信系统的可重用验证平台的设计思路,通过层次化设计,将验证平台划分为4个层次:用户层、配置管理层、总线功能模型层和待测设计层。介绍了各层接口的通信方式,着重介绍了用户层模块、算法模块、端口模块、激励产生模块、总线功能模块以及结果比较模块重用设计方法,依照此方法能快速高效地搭建可重用的验证平台。
2010年03期 No.159 11-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曹珍;任海兰;
与传统光网络相比,光分组交换(OPS)网络具有高速、大吞吐量、低时延和能高效地承载IP业务等突出优点。而作为支撑下一代Internet发展的最有希望的骨干光网络,OPS网与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的兼容性和支持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光突发交换(OBS)网为模型,对OPS网络中的TCP传输性能进行了研究。
2010年03期 No.159 1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殷严刚;王小华;
全球电信骨干网的单通道传输速率已经向40 Gbit/s甚至160 Gbit/s发展,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线路,其损耗和色散阻碍了通信传输距离和容量的扩展。为了适应现有通信网的发展需要,文章结合当前流行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基于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光纤技术中的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技术,保证了PMD自适应补偿技术的稳定性。
2010年03期 No.15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陈天华;潘炜;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可应用在多模光纤(MMF)通信系统中实现短距离高速信息传输。文章提出利用光学角谱法计算MMF模式色散,结合OFDM原理构建直接调制型MMF传输的理论模型,并且数值分析了传输速率和误码率(BER)等系统重要性能指标。计算结果表明,系统接收机BER为10-3时,对应同步光纤网络中的信号带宽标准OC-768(40 Gbit/s)信号,其传输距离可达2.5 km以上。
2010年03期 No.159 20-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张勇;黄晓;
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通常采用容灾技术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数据同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为了实现高效率的数据同步,就必须针对所要同步数据的特点进行优化。文章以烽火OTNM2000传输网络管理系统的主备同步功能为例,介绍了几种数据比较算法的原理及其在主备同步过程中的应用,对类似的数据同步或远程数据备份技术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2010年03期 No.15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杨永杰;隋会静;包志华;
多业务区分是差异化性能保证和网络安全监控的基础。基于业务峰值速率的特征能实时实现多业务类属区分,文章根据业务区分速率界值与链路负载率之间的相关性,分别提出了静态业务区分和动态业务区分方法,能够在实时链路状态下将多业务动态区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业务。基于C++编程仿真验证了业务区分方法的可行性及简易性。
2010年03期 No.15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何鹏;付兰英;
基于当前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及计算机网三网融合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三网融合的小区光纤接入解决方案,分析了方案设计的原理及可实现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是适合三网融合的接入网解决方案。
2010年03期 No.159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 李萍;胡小红;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网业务融合的发展,远程监控系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闭路方式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并极具发展潜力的平台,能够承载包括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文章根据电力企业调度现场的实际需求,采用无线视频监控(WVM)技术将传统工业电视监控和无线网络视频技术紧密结合,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电力企业调度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2010年03期 No.15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廖延娜;姚娟;阴亚芳;
文章研究了45-°0-°45°相位延迟型偏振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对相位延迟量引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得到输出偏振态的方位角误差和椭率角误差与延迟量误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延迟量误差对该偏振控制器输出偏振态的椭率角误差的影响小于对方位角误差的影响。还分析了入射光波长误差导致的延迟量误差对输出偏振态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45-°0-°45°相位延迟型偏振控制器是对波长敏感的。
2010年03期 No.15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李荣伟;刘健夫;杨志;李永倩;
文章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现状,介绍了基于相干光时域反射和双脉冲布里渊光时域反射的两种光纤传感技术,这两种温度和应变传感具有高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等领域。详细分析了两种传感方法的系统方案和实现原理,指出了每种方法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探讨了分布式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0年03期 No.15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张彦;陈鹤鸣;
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液晶的新型可调谐光子晶体谐振腔结构,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Fullwave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的液晶折射率下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及品质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调谐过程中产生了6个谐振频率,可调谐范围为31.937 nm,其中4个频率的激光品质良好,品质因子最高约为60 000,最低约为2 000。可以看出这种谐振腔具有调谐范围大、品质因子高的特点,因此可以在可调谐激光器中应用。
2010年03期 No.15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张乐;陈鹤鸣;
文章提出一种复式矩形光子晶体结构,首先利用平面波展开法(PWM)计算这种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然后对结构参数值进行优化,得到较大的光子带隙。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单晶硅作为介质柱材料时,长方晶格的晶格常数比值为0.35~0.45,正方介质柱边长与长方晶格长轴比值为0.45~0.50,得到的完全带隙可达到0.50~0.58,完全带隙率达到近39%,这对于研制性能优良的光子晶体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No.15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